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言语理解-主旨概括题笔记

一:做题原则

  1. 找题眼,即文段主题句。
  2. 对比选项进行转换(同义替换、精简压缩
  3. 通常为对策或核心观点。
  4. 优选忠于原文的选项。

二:解题技巧

宏观(行文脉络)+微观(关联词语)
文章结构            逻辑标志

逻辑标志

转折复句:虽然。。。但是,其实

转折复句重点在转折之后。
转折前为委婉表达,并非强调其实际意义,
属于会话策略,其目的主要在于引出之后的转折。

递进复句:不但。。。而且

因果复句:因为。。。所以

典型格式

因为……,所以……·

关联词语

因为=由于
所以=因此=因而=可见=看来=导致=造成=使得=致使=总之=故而=言而总之=综上所述=概而言之=概而论之

特殊格式

之所以。。。是因为

总结

正常语序下,原因为结论服务,结论之后是重点。
“之所以……是因为”通过倒装的形式来强调原因,符合汉语核心语义置后的原则。
注意不能因果倒置。

要条件复句:只有。。。才

显性:只有=必须=需要=应该=应当=务必=除非=如何=怎样等

隐性:才

总结:

>必要条件用来引导对策,常为文段的主题句。
>省略显性关联词时,可以从隐性关联词入手,
判断对策所在。

并列复句:既。。。又,与此同时

1.表示相关的几种情况共存。

【关联词语】

单用:而=又=同样=同时=与此同时=另外=再说=并且=加上等。

双用:也。。。也;又。。。又;既。。。又;一边。。。一边;有的。。。有的;一方面。。。另一方面。

2.表示两种相反或相对的情况

【关联词语】

不是。。。而是;有的。。。有的。

【表现形式】

关联词语
>标点符号:顿号、分号、逗号(句式一致)
>表达并列内容的分句关系(隐性并列,藏于句中)

【总结】

并列复句没有重点,主旨题应概括全文,不可偏颇。

并列复句没有语序要求,分句间可以调整前后顺序。

注意分句间的并列关系,及标点符号的使用。

行文脉络

分–总式

【例3】此刻,我们经历的时光,将来都会变成丛前。时光如落花,盛开时我们忽略它的美,反而在它凋落之时嗅到它的余香。不只是爱情,所有的事,都是如此。我们拥有的时候,往往是漠然的,等到一切成为从前,才恍然觉得珍贵。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是(C) 。

A.旧事物,总是被诗化
B.因为失去,所以珍惜
C.偏是人间留不住,只恨当时作寻常

D.逝水流年,拥有不如怀念

分–总–分式

阐述现状(背景铺垫)+观点对策+举例论证(解释说明/反面论证)

主旨概括题主旨概括题

【例2】
文字概率相对于数字概率具有模糊性、非概率运算性和语
义特性等特征。数字概率是一种更精确的风险表达方式,在风险沟通时人们对其能比较客观地传递、解释和利用。文字概率和数字概率在进化历史上出现时间不同,隶属的发展领域(语言和数学)也不同,所以其特征上的差异可能不止于以上所述。例如文字概率的非概率运算性表明,人们传达或接受文字概率表征的信息时不会按照概率规则进行审慎地运算,文字概率更多地引发直觉式思考,数字概率更多地引发分析式思考。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

A.文字概率与数字概率不同
B.数字概率其实优于文字概率
C.文字概率与数字概率分属不同领域

D.数字概率与文字概率的思考方式不同

1.无关键词,需归纳概括

(1)重现,关键词重复

(2)提问方式变化,方法依旧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轩成笔记 » 言语理解-主旨概括题笔记

评论 抢沙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